2019年度重點研發計劃主動設計申報指南
農村領域
一、特色農業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
(一)小雜糧優質資源開發與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現有小雜糧資源散雜這一共性問題,收集引進特色小雜糧種質資源,開展農藝性狀篩選鑒定;研究高效綠色栽培技術,開展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實施目標:完成小雜糧資源收集與鑒定評價;開發利用小雜糧品種若干,形成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建立規?;N植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瀕危植物資源挖掘與保護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瀕危植物資源(鄉土觀賞植物、中草藥等),開展種質資源收集整理,開展資源瀕危機制、資源評價與保護技術研究。實施目標:完成瀕危品種資源收集,建立資源圃,提出保種效果評價方法。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野生資源馴化與開發利用
主要研究內容:發現收集野生蔬菜等野生植物資源,開展資源鑒定研究,研究野生植物資源馴化栽培技術,建立人工繁育技術,進行產業化利用。實施目標:完成野生植物資源收集,提出馴化栽培與繁育技術規程,建立規?;庇?。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四)適于全齡飼料工廠化飼養的蠶品種資源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傳統蠶桑產業轉型升級與現代化養蠶發展需求,開展適于全齡飼料工廠化飼養的蠶種質資源收集整理;分析評估蠶種質資源性能;開展專用系列品種(系)選育;研究各級蠶種繁育技術。實施目標:建立專門化蠶種質資源庫,培育適于全齡飼料工廠化飼養的蠶品種,制定蠶種繁育技術規程,建立全年連續供種技術。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生態宜居技術創新
(一)生態宜居鄉鎮建設綜合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的要求,針對不同規模不同特點鄉鎮,開展鄉鎮空間重構技術研究與環境承載能力評估,研究傳統村落保護與鄉土建筑營造技術、村鎮住宅性能綜合提升技術等鄉村宜居技術,研究環境檢測評估技術、分散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垃圾高值化處理與裝備研發、利用生物質資源制備清潔燃料等鄉村清潔技術,研發再生原材料制備生態建材與生物基材料復合建材技術等綠色建材產品,進行典型生態宜居鄉鎮綜合示范。實施目標:突破一批鄉鎮環境治理與美化、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綠色建材產品研發等鄉鎮生態宜居共性關鍵技術,建設鄉鎮適宜居社區和農村環境綜合整理典型示范鄉鎮。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鄉村生態景觀營造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圍繞省委省政府“浙江美麗大花園建設”要求,挖掘利用鄉土觀賞植物等地方生物景觀資源,引選適合浙江氣候的景觀樹種,開展鄉村生態景觀資源特征指標研究,建立典型鄉村生態景觀營造模式,進行典型綠色宜鄉村綜合示范。實施目標:建立鄉村生態景觀營造技術,形成不同類型典型鄉村生態景觀營造模式3-5個,開展典型綜合示范2-3個。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生態農業創新
(一)農田地力快速培育與修復新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糧食主產區農田生態功能受損與地力不足等問題,開展土壤結構、養分庫容生態評價技術研究,研究中低產田障礙消減和肥沃耕層構建技術,研究新墾地快速熟化與退化農田快速修復技術,研究有機質綜合提升技術,研發新型土壤調理產品并應用。實施目標:建立我省農田產能綜合提升技術,研發系列新型土壤調理產品,建設示范點。申報主體:高等學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重要漁業水域生態容量評估及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我省重要漁業開放性水域生態系統受損以及池塘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等問題,(1)開展漁業水域生態容量評估、生物資源恢復及其生境修復研究,研究多元化生態修復技術;(2)開展池塘養殖水體高效原位修復、循環生態養殖技術研究;研發養殖尾水高效處理及循環利用工藝。實施目標:研究提出適于我省重要漁業水域生態容量評估方法,建立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形成池塘養殖水體高效修復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申報主體:高等學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高品質沿海防護林營建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沿海防護林體系樹種單一、質量不高、景觀功能較為低下等問題,主要開展濱海灘涂植物現狀調查評價,開展防護林基干林帶結構優化與經營,研究沿海農田防護林網格配置與功能提升技術,建立高品質沿海防護林示范工程。實施目標:完成濱海灘涂植物資源與宜林地現狀調查,研究沿海防護林營建技術,優選適于干林帶與農田林網營造的優良抗逆景觀防護林品種,制定基干林帶經營技術規程,建立不同樹種復合配置示范工程。申報主體:高等學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四)森林健康功能研究及臨床驗證
主要研究內容:基于我省豐富的森林資源,開展森林不同樹種及不同林分小氣候調節與固碳康養功能研究,評價不同森林類型的生態保護與人體康養效果;篩選培育森林生態康養樹種,研究樹種林相結構配置,提出森林固碳與康養評價指標,開發相關環境監測及人體健康檢測便攜式設備。實施目標:建立典型樹種的森林固碳與康養示范基地,建立森林固碳與康養功能指標監測方法,開發森林環境監測裝備及人體檢測便攜式設備。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五)露地花卉產業化繁育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面向服務于浙江美麗大花園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針對我省露地多年生花卉品種缺乏問題,研究特色露地花卉高效繁育技術,開展病毒快速檢測、脫毒處理與種苗組織培育技術研究,研發設施周年育苗智能化控制技術,進行露地花卉生態配置應用示范。實施目標:建立露地花卉種質資源圃,培育露地花卉主導品種與輔助品種,建成露地花卉組培工廠與規?;耘嗍痉痘?。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產學研聯合申報。
(六)水稻高效制種關鍵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研究影響水稻種子制繁、儲運過程中的共性問題,研究水稻種子質量控制和檢測技術,研究種子存儲技術與調控產品,進行示范應用。實施目標:構建浙江省水稻種子生產產量質量綜合提升的新技術與新模式,研發種子質量調控和檢測產品,提出相關配套技術,建設示范點并推廣應用。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七)山區特色水產養殖與產業化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圍繞我省水產養殖結構性調整,挖掘利用山區特色水產資源,研究山區特色水產人工馴化、規?;庇夹g,研究重要疾病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養殖水體微生態處理技術,研究品質提升與質量控制技術,創建優質高效山區水產養殖新模式。實施目標:實現2-3個山區特色水產品種人工繁育和規?;?,建立病害綜合防控技術,構建生產技術規范及品控標準,建立生態高效養殖示范基地。 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或產學研聯合申報。
(八)海水特色魚類規?;庇c生態養殖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海水養殖魚類優良品種缺乏、養殖設施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低等問題,開展名特優海水魚類規?;庇夹g研究;開展專用海水魚配合飼料研發,建立綠色病害防控技術,構建環境友好型多元化生態養殖模式,進行產業化示范。實施目標:培育篩選出2-3種適合浙江省海水養殖的名特優魚類,研制專用配合飼料,構建規?;庇蜕鷳B養殖技術,制定技術操作規范。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九)灘涂貝類生態高效清潔養殖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泥蚶、縊蟶等浙江省灘涂養殖主要貝類品種,開展優質灘涂貝類大規格繁育技術研究;研究分段式高效養殖技術和工藝;研究多生態位貝殼種類搭配技術;研究灘涂貝類主要病害綠色防控技術;開展灘涂貝類養殖容量評估與養殖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技術研究。實施目標:培育3-5個優質灘涂貝類品種,建立生態養殖模式;提出病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建立生態高效綜合養殖示范區。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智能化設施農業安全生產新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設施農業發展需要,創新現代農業智能化生產模式,研發適于機械化操作、智能化管理和標準化建造的農業設施,開發適用于設施內部作業的小型專用機具或設備,研發自動監測和智能化控制系統;研究設施種養條件下營養、環境等生產要素的精準控制技術,研究病蟲害智能識別技術、肥藥智能管理技術,形成設施農業安全生產體系,進行示范應用。實施目標:研發農業智能化設施,開發小型專用機具或設備,研發環境監測和智能化控制系統,成套設施與配套技術與在2-3個設施種養殖大品種生產上應用示范。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一)高效生態智能化設施水產養殖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漁業養殖設施化、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篩選培育我省適于設施養殖的名優水產品種,開展科學投飼、病害防控、水環境調控及養殖廢水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究,建立養殖示范點,提高設施養殖綜合效益。實施目標:形成1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施養殖技術,養殖綜合效益及養殖水循環利用率較現有水平明顯提高。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二)淡水名優產品安全養殖新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我省水產養殖產品品質下降的問題,選擇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淡水養殖水產品種,開展主要病害精確診斷技術研究,常用藥物在養殖水體中遷移和轉化規律、藥物對水產動物和養殖環境的毒性作用、免疫預防技術以及益微制劑的篩選和應用等技術研究。實施目標:形成淡水名優水產養殖環境生態調控技術,提高漁用藥物對養殖對象的防病效果,明顯降低水產養殖藥物使用量,建立起對水產養殖動物安全以及養殖環境生態安全的養殖技術;建立綠色養殖示范點。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三)水稻重要病害綠色安全防控新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突發性、爆發性水稻病蟲害,調查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種類、病害災變規律與主要致害因子,開展建立病蟲害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建立綜合安全防控技術,評價生物和化學協同防治效果,提出綠色生物藥劑使用規程。實施目標:摸清浙江省主要水稻病害災變規律與主要致害因子,建立簡便快速病菌檢測檢疫和預警技術,實現病害早期診斷及高效防治,集成和推廣水稻重要病害綠色綜合防治新技術。申報主體:高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四)特色經濟作物爆發性病蟲害防控關鍵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特色經濟作物爆發性病蟲害嚴重、研究重要經濟作物病蟲害快速鑒定識別技術,開展病蟲害爆發風險評估,建立病蟲害預警技術與綜合防治技術。實施目標:構建我省特色經濟作物爆發性病蟲害監測系統,形成爆發性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五)畜禽重要傳染病防控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新發性或多發性畜禽傳染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病原快速檢測技術,研發配套診斷試劑盒產品,進行高效防治藥物篩選與應用,建立重要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在畜牧產業上示范應用。實施目標:研發畜禽傳染病病原快速檢測技術與診斷試劑盒產品,提出高效防控措施與治療方案,進行產業化示范。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十六)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畜禽養殖生產中的氮、磷、重金屬及抗生素污染問題,研究飼料源頭減排新技術,研究養殖過程及養殖環境污染物及有害氣體高效降解新技術,研究畜禽養殖廢棄物的高效生物轉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實施目標: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養殖污染全程防控新技術,實現養殖污染物的減排和高效處理,提高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效,建設示范點并推廣應用。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四、智慧農業現代農機裝備
(一)適合山地丘陵作業的智能采收裝備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浙江省丘陵山區特點與林果采收需求,研究不同干預方法與果柄附著力的影響,研究適用于采收現場的林果實時識別技術,研發智能化采收裝備,優選適應浙江山地丘陵的特色林果的采收方案。實施目標:研發若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合丘陵山區林果生產需要的智能化采收裝備,在規模以上山地丘陵林果生產區進行集成示范應用。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智能化設施漁業裝備與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設施漁業精準管理需求以及遠洋漁業保鮮技術落后、產品品質保障技術薄弱等問題,研究魚群行為感知量化技術與水環境高效傳感技術,研發設施養殖水體高效清潔處理技術,研發基于物聯網的養殖設施高效管控技術,研究遠洋漁業保鮮技術與裝備,突破加工工藝與質量評價和控制技術。實施目標:突破魚群精準養殖與水體清潔等關鍵技術;研發一批適用于設施漁業養殖的精準化、智能化測控裝備,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智能控制系統,建立遠洋漁業保鮮加工基地和示范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五、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新型多靶標殺蟲劑研發和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基于微生物農藥在延緩化學農藥抗性、增加防治效果等方面的顯著作用,研發基于多靶標新型農藥,建立微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協同使用的害蟲防治措施,形成以農藥減施為目標的主要糧食作物害蟲綠色防治使用技術,并進行規范應用。實施目標:研制新型多靶標殺蟲劑,建立微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協同防治技術規程,構建主要糧食作物害蟲防治的技術體系,實現化學農藥減量使用30%以上。申報主體:高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生態安全高效生物防治制劑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開展新型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新型生物飼料等生物產品研發,研究生物制劑高效施用方法、進行安全性評價,開展綜合防治技術集成應用。實施目標:研制動植物病蟲害防治生物制劑,提出使用技術規程,建立示范基地并推廣應用。申報主體:高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林業專用綠色農藥新產品開發與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在我省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缺藥或無藥等危害林業安全生產的具體問題,明確病蟲害發生主導因子,開發專用植物源農藥、微生物活體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等產品,構建林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防控示范基地。實施目標:開發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專用綠色農藥品種,完成新產品登記;形成農林特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四)農產品采后天然防腐保鮮劑研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農產品防腐保鮮劑存在的違規濫用、使用安全性不明、評估技術缺失等問題,開展天然保鮮劑原料篩選與保鮮效果評價、開展安全評估技術研究,開發新型系列天然防腐保鮮劑產品,并進行產業化應用。實施目標:研發新型天然防腐保鮮劑,提出產品使用規范與安全性規程,建立生產線與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五)適于機械化耕種的水稻專用肥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篩選和研發適于水稻機械化耕種同步施用的緩(控)釋肥產品;開展機械化耕種同步施用方式對水稻生產和土壤肥力利用效率研究;開展配套技術集成,在不同稻區、季節開展試驗示范。研究目標:研發適于機械化同步施用的緩(控)釋肥,明確水稻專用肥施用方式,提出水稻專用肥機械耕種同步施用技術規程,建立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六)動物高效疫苗及免疫技術的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開展動物重要疫病流行毒株篩選鑒定,開展動物新型疫苗研發,研究疫苗全懸浮培養等疫苗生產共性工藝,確定免疫途徑與免疫程序;進行疫苗防治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評價。實施目標:創制高效新型疫苗,完成中試或申報獸藥證書,形成新型疫苗免疫程序,建立新型疫苗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七)淡水養殖肉食性魚類綠色飼料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我省淡水肉食性魚類養殖專用配合飼料缺乏問題,研究不同肉食性魚類品種對飼料蛋白源的高效利用與抗應激機制,研發淡水養殖肉食性魚類專用綠色配合飼料產品,建立科學投喂技術規程,構建基于全程應用配合飼料的池塘或工廠化養殖模式。實施目標:研制新型配合飼料2-3種,飼料系數1.2;建立應用配合飼料的肉食性魚類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制訂技術規程或標準。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六、營養健康食品開發與保鮮物流
(一)預制食品與個性化定制食品研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大型高端公眾活動對預制食品集中供應以及針對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個性要求,培育我省營養健康食品高新技術產業,開展食品原料功能營養組分研究,研究食譜營養搭配、新型殺菌與風味保持技術以及烹飪環境智能控制技術,開發全自動智能烹飪裝備;研究產品貯運聯網智能化技術、開發面向智能裝備的農產品配送大數據技術和智能結算系統。實施目標: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預發食品和個性化定制食品的產品,研制自動化智能化烹飪裝備,研發配送大數據技術和智能結算系統,產品和裝備在多家典型單位獲得應用,形成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珍貴中藥材原材料工廠化生產技術及功能食品開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冬蟲夏草、人參等高附加值珍貴中藥材,研究中藥材藥效成分種質提升與生物栽培技術,研究功能成分提取、純化技術與物活性物質穩定技術,研發保健功效產品,建立工廠化培養和質量控制工藝,建立生產線。實施目標:研制出3-5種功能食品,建立GMP管理規范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生鮮農產品儲運物流關鍵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生鮮農產品易腐、劣變等物流環節共性問題,研究生鮮農產品品質評價與提升、產地商品化處理、儲藏物流保鮮及減損控制技術,研發電商及冷鏈配送技術,研發綠色安全保鮮材料及包裝。實施目標:研發出有效保持生鮮農產品營養的品質儲運技術,實現生鮮農產品物流安全減損保鮮,建立商品化處理與物流示范基地。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七、農業資源高效利用
(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針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和農產品加工廢棄物等,研發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設備,開發農林生物質能轉化、生物基材料開發技術與設備,研究生物質燃料制備與高效果利用技術與設備。實施目標:突破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與工藝,形成資源化利用產品,建立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二)大宗農產品高效提取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
主要研究內容: 針對當前我省大宗農產品、天然森林資源普遍存在的附加值產品開發不足等問題,開展功能性物質的高效提取與純化技術研究,優化建立生態環保生產工藝,開發高附加值系列新產品。實施目標:研發功能因子高效提取和純化工藝,建立農副產品規?;B續處理技術工藝,開發高附加值系列產品。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三)竹木材新型板材與智能裝備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以浙江省主產竹材、木材為對象,研究新型竹木單板制造與鋪裝技術,研究高效清潔復合板材成型技術與工藝,研發竹木材活性成分提取與副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通過產業化進行竹材高值化利用。實施目標: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板制造技術與多功能新型復合板材產品,環保新型板材生產成套技術與裝備,建立生產線。申報主體: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或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